斜管沉淀器通过优化沉淀路径和增大有效沉降面积,显著提升固液分离效率。其核心原理包括:
1.浅层沉淀效应
倾斜安装的管道(或平板)将沉淀区域分割为多层浅层流道(通常层高为80~100mm),缩短颗粒沉降距离。
根据哈森(Hazen)公式,沉淀效率与沉淀面积成正比,与水深成反比。斜管设计通过增加投影面积,大幅提升处理能力。
2.层流流动与絮体沉降
水体在斜管内呈层流状态,避免紊流对絮体的扰动。
絮凝形成的颗粒(如SS、藻类、胶体)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斜管内壁,并沿斜面滑入底部集泥区,澄清水从斜管顶部流出。
3.水力条件优化
低水力负荷确保颗粒沉降效率,同时减少污泥被水流带走的风险。
1.市政污水
作为初沉池去除砂粒、有机物,或作为二沉池用于活性污泥法后续固液分离。
2.工业废水
印染、电镀废水:去除重金属氢氧化物絮体。
煤矿废水:高效去除煤泥颗粒,配合混凝剂(如PAM)提升SS去除率。
食品加工废水:分离油脂、悬浮物及有机残渣。
3.饮用水净化
沉淀藻类、胶体及消毒副产物(如采用预氧化工艺时),保障水质安全。
4.雨水收集与回用
快速分离雨水中的泥沙和污染物,提升储水水质。
